第四十六章稳人心才是首选
拿上了村民报名的名单,吴村长有些发愁,他看向柳青:“现在大家热情高涨,但是我们又没有苗又没有技术,这……”
这一点柳青早就想到了,他将名单都揣进包里,拍了拍吴村长的肩膀,一脸胜券在握:
“最近省农科院对我们还算重视,趁着这次广交会的热度没有下去,我回来之前就向程书记要了一封介绍信,现在那一封介绍信应该已经在省城农科院院长手里了。”
柳青话音未落,晒谷场西头传来胶轮碾过碎石的嘎吱声。
两辆二八杠自行车歪歪扭扭冲进人群,车把上挂着的铝皮饭盒叮当作响。
骑在前头的程技术员单脚支地,汗湿的蓝布衫贴在后背,露出腰间别着的牛皮笔记本轮廓。
“刚刚来的电报,说是院长特批的考察车今早从济南出发了!”他扬着盖有农科院钢印的便笺纸,日头毒得纸面反光。
“带着德国进口的土壤检测仪,还有......”后座跳下来的小会计突然卡壳,胶鞋底碾过晒蔫的南瓜藤。
柳广雄不知何时挤到跟前,酒糟鼻几乎贴上便笺纸,混着蒜味的唾沫喷在“特派专家”四个红头字上:“哄鬼!德国机器能听懂咱庄稼把式说话?”
柳青瞥见便笺末尾的潦草批注——“该村或许村长变异株,速采”
他不动声色用报纸卷起便笺。
转头却见林小雨蹲在碾盘旁给孩童分薄荷糖,他的目光不自觉柔和了几分。
“县委安排了三轮卡接专家。”小会计擦着汗凑近吴村长,“就是得我们凑二十斤全国粮票当押金,驾驶室空调坏了......”
柳红突然挤进人堆,发梢沾着灶房柴火灰:“哥,后山塌方把驴车道埋了!爹让我告诉你一声,现在拖拉机都过不去,专家的小轿车进村得想其他办法。”
这话像凉水泼进热油锅。
方才还举着烟袋锅要签名的老孙头,突然把旱烟杆往磨盘缝里一插:“我老胳膊老腿的,可扛不动德国机器翻山!”
柳青摸到裤袋里硬邦邦的物件——广交会上陈老板送的瑞士军刀。
刀鞘贴着掌心沁出凉意,他想起前几天在后山看到的野栗子树,雷劈的断口处露着碗口粗的树芯。
“从石门涧绕。”柳青忽然出声。
他指尖在搪瓷缸沿画圈,水痕勾勒出蜿蜒曲线:“五八年大炼钢铁时,我记得勘探队在悬崖凿过栈道。”
柳广雄的三角眼骤然瞪大,油亮脑门沁出冷汗:“那栈道二十年前就让山洪冲垮了!你想害......”
“去年护林队在断崖栓了铁索。”柳青打断他的话,军挎包里摸出捆尼龙绳,“我陪专家走栈道,机器拆成零件让乡亲们背进来。”
吴村长敲铜锣的手悬在半空,豁口搪瓷盆映出他抽搐的嘴角。
去年修水渠欠的工分债还没还清,要是再摊派背机器的活计......
“背一趟记十个工!”柳青突然抬高嗓门。
他解开缠在腰间的旧军用水壶,仰头灌下凉茶:“县农机站经过刘建国调换机器的事件,要补偿我们曾经答应底价借我们公社五辆独轮车,工钱从合作社预支款出。
人群嗡地炸开锅。
赵二狗独眼发亮,掰着指头算十个工能换多少斤白面;
王寡妇攥着欠条本的手直哆嗦,想开口让公社先结欠的工分,但看着满屋子的人,她也还是忍住了没有开口,因为心思繁杂,她蓝布衫第三颗纽扣崩开线都没察觉。
远处山梁传来闷雷,惊飞晒谷场四周的麻雀。
柳广雄趁乱摸走老孙头插在磨盘缝里的旱烟杆,烟锅里的余烬烫得他龇牙咧嘴。
柳青一挥手,做了个大决定,见大家都没有意见,就让所有人各回各家了。
小会计见屋子里都剩下自己人后,他对着柳青和村长开口:“卖蜂蜜的合同虽然签,但是乔汇换不了粮票,再不充大家的工分,我怕村民有意见……”
柳青看着小会计一脸愁容,心下也不忍。
“外汇的事......”他刚开口,檐角忽然砸下颗雹子,在青石板上炸成碎玉。
“明天我去找县财政领导问问,毕竟陈老板的定金月底到账。”柳青从帆布包夹层掏出盖着银行钢戳的汇款单,指尖划过“英镑结算”字样时,纸页在穿堂风里簌簌颤动。
……
次日一大早,柳青就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去。
柳青的自行车刚拐过公社粮站的白灰墙,车胎就被碎玻璃渣扎了个对穿。
他单脚支地时,瞥见粮站后巷闪过半熟悉的身影——是柳广雄儿子柳斌,他的表弟正往板车上搬麻袋,麻绳勒进肉里压出深紫印子。
“磅秤砣底下垫砖头的事,还没学乖?”柳青故意把车铃拨得山响。
柳斌浑身一哆嗦,麻袋里漏出的高粱米在泥地上滚成红线,引得不远处拴着的驴子直打响鼻。
第46章 稳人心才是首选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